健康網》健檢報告「毛玻璃」怎辦?醫師解析 – 自由健康網


若在健檢時發現異狀,切記勿驚慌,應與醫師討論並聽過建議與意見後,再行判斷;示意圖,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做過健康檢查,肯定對於報告內如天書般的文字苦惱;尤其是報告內部寫了肺部毛玻璃,想必更加緊張、魂不守舍。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出一名個案:有位女士詢問,健檢報告出現「肺部毛玻璃樣病變」,是什麼意思?強調,「第一步不是恐慌,而是找到願意和你『一起選擇』的醫師。」

廖繼鼎在臉書粉專「廖繼鼎醫師 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」說明,上週有位 45 歲的媽媽對我哭著說:「醫生,我才剛做完健檢,報告寫著『肺部毛玻璃樣病變』,是不是肺癌?」這不是個案,自從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普及後,越來越多人在健檢看到「毛玻璃(GGO)」或「小結節(SPN)」。好消息是,很多都是早期、甚至連癌都還不是;壞消息是,很多人因此嚇到睡不著,甚至被推去做不必要的手術。當時,廖繼鼎跟她說的第一句話是:「現在,不是急著治療,而是學會選擇。」
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
什麼是肺部毛玻璃樣病變?廖繼鼎說明,它像一片「透明的雲」出現在肺上、可能只是發炎,也可能是非常早期的腺癌。真正決定它危險不危險的,不是名字,而是:

● 它有沒有「實心」部分(solid component)。

● 它有沒有變大。

● 你的年齡、抽菸史、家族史。

廖繼鼎說明,最重要的不是切不切,而是「做對的選擇」。有些結節可以「觀察」,一年拍一次 CT;有些則要「積極」,早期切掉能救命。錯的選擇,不是沒治療,而是治療太快或太慢。

廖繼鼎強調:「毛玻璃」≠「末期癌症」;不是看到結節就開刀,而是要跟醫師討論:這個病灶的特徵,適合觀察還是手術?「癌症不是絕症,錯的選擇才是。」最後廖繼鼎補充:如果你的健檢報告寫著「GGO」或「SPN」,請先深呼吸。第一步不是恐慌,而是找到願意和你「一起選擇」的醫師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健康網》父親節將至!帶爸爸做檢查 保攝護腺健康 – 自由健康網

助民眾重拾健康人生 桃市擴大肺癌篩檢 |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

健康網》青菜飲品「隱藏版」 醫:甜甜的好入喉 – 自由健康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