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女子因過度控制飲食,出現暴瘦及無精打采症狀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照片提供/王子源)
文/王子源
▲醫師透過衛教,提醒糖尿病患者藉由藥物、飲食控制及運動降低併發症;圖為情境照,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。(照片提供/王子源)
46歲陳姓婦人因患糖尿病,費盡苦心控制血糖,甚至連澱粉類食物、水果都拒之門外,雖然糖化血色素(HbA1c)達標,體重卻一直減輕,到腸胃科檢查都正常,直到諮詢新陳代謝科醫師才發現,原來是飲食控制太嚴格導致暴瘦,經過衛教及調整藥物後,體重逐漸增加,體力也變好,總算找回健康。
患者自訴去年檢查出患有糖尿病,聽朋友說如果沒有控制好,以後會有各種慢性併發症,甚至會洗腎及失明,因此她只要血糖有些高,就減少吃白米飯,最近半年更只吃青菜及肉類,完全不碰澱粉類的食物和水果。
經衛教及調整藥物 體重體力恢復
雖然之後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%以下,不過體重也一直下降,從50公斤大降到40公斤,整天無精打采,腸胃科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、胃鏡及大腸鏡檢查都正常。
到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,經問診後發現,患者控糖方法錯誤,糖友仍可吃白米飯、澱粉類食物及水果,只是白米飯需限量食用,可以吃糙米、黑米、燕麥等低升糖指數(低GI)穀物來取代白米飯,此外,也可搭配吃綠葉蔬菜、菌菇類,瘦肉、雞蛋、豆腐、橄欖油拌菜等食物。
每天水果攝取量不超過2份,最好分為2餐吃,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及下午3點,應選擇低GI值水果(如芭樂、奇異果、小番茄、蘋果、柳丁、橘子、蓮霧、葡萄柚、火龍果、櫻桃等),少吃高GI值的水果(如榴槤、西瓜、荔枝、龍眼等)。
慎選食物水果加運動 一樣很健康
患者依照建議,改吃糙米飯及適量水果,不再忌吃澱粉類食物,而選擇低GI的優質澱粉(如燕麥、紅藜麥、薏仁、胚芽米、地瓜、南瓜、山藥、芋頭、紅豆、綠豆、鷹嘴豆、黑豆等),醫師也調整了藥物。3個月後回門診,體重增加8公斤,不再瘦巴巴,精神體力都變好。
提醒糖友,糖尿病治療的3大要素為藥物、飲食控制及運動,其中又以藥物治療最重要且最有效,許多藥物不僅不會造成低血糖,還可以保護心腎,減少心臟衰竭及抗動脈硬化。
坊間謠傳吃太多西藥會洗腎,事實上洗腎是長期血糖控制不好造成的,而不是藥物引起,糖友只要好好遵從醫矚,按時服藥,飲食方面慎選食物及水果,再加上適量的運動,就能找回彩色健康的人生。
(作者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、中國附醫內分泌科主任)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